微信小程序
吴兆苏麦作创新发展基金
来源: 时间:2024-02-06点击数:
吴兆苏先生是我国杰出小麦科学家、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0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农艺系博士学位。他历任南京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农艺系主任,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江苏省种子学会第二届理事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务院“为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表彰、部属重点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师等荣誉。吴兆苏先生长期从事小麦品种选育与分类研究,主持完成的多项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是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创建人之一,为我国小麦育种及推广做出了卓越贡献。
热爱祖国,情系农耕。他爱国、为国信念坚定,留美期间,参加了留美爱国组织,担任中国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小组工作委员会召集人、中华农学会美国分会总务理事等职,团结留美学者,促进回国服务。1950年10月,他克服种种困难,和第三批留美科学工作者一同回归祖国怀抱。
创新麦作,选育良种。他爱农、为农初心如磐,参与南大2419的选育和推广,主持开展“小麦育种中关键性状的机理、遗传及选育”“小麦株型结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有关理论与方法”等国家和农业部重点研究课题,博士学位论文“小麦抗叶锈病性遗传”发表于美国《农艺学报》,被经典著作《植物育种学》作为范例引用。他首次提出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建拓的育种方案及实施计划,率先对小麦不同品种种子休眠特性及穗发芽进行研究,倡导开展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研究,与协同单位共同承担农业部重点课题“稻、麦、玉米品质性状遗传研究”。
他撰写出版《小麦育种学》,担任《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中国小麦品种志(1962-1982)》《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等专著的副主编和有关章节的撰稿人,参编了《中国小麦栽培学》《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总论》《作物育种学各论》《中国小麦学》等重要著作。参与和主持的成果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一等奖、二等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等荣誉。
爱生如子,桃李满天下。他育人、育才使命在肩,淡泊名利、严谨治学,数十年如一日热心扶持科研后辈,桃李满天下。他推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始终如一,把毕生精力和智慧都献给他所热爱的高等农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为扩大中国小麦学术界的世界影响,为国家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卓越贡献。
《诗经》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为了深切缅怀吴兆苏先生,纪念他为我国麦作科学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传承他严谨于学、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和求真务实、言传身教的研学态度,由吴兆苏先生后代弟子发起,举办吴兆苏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小麦育种与新技术推广应用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并设立吴兆苏麦作创新发展基金。
五十春秋育桃李,躬耕小麦覆陇黄。诚恳期待吴兆苏先生弟子、企业界人士和广大校友积极支持参与纪念吴兆苏先生系列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集思广益,传承、弘扬老先生精神,鼓励后辈潜心求学、奋发向上,立志为我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活动组委会(筹备方)联系方式
1.南京农业大学
联 系 人:金老师
联系电话:025-84395103 / 15051845386
电子邮箱:jinmei@njau.edu.cn
联系地址: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办公室(生科楼D1005)
2.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联 系 人:夏总经理
联系电话:13515107188
上一条:园艺学院新院楼文化建设捐赠邀约
下一条:南京农业大学学生助学成才基金